约伯记对于今天的意义
约伯记不仅仅是关于信心恒忍的一个励志故事,它的确有此功用,但它的深刻含义直达福音的核心以及我们在耶稣基督里的盼望。旧约这卷卓越而独特的书,几乎完全是与基督受苦的预言有关,这表明了我们的救恩是何等取决于基督工作的这个方面。
每个罪都配得神在今生与来世的忿怒与咒诅,在这个世界,罪与苦难并不是按照1:1 的比例简单对应着发生,正如约伯的朋友认为的。并且,神的公义更大的方面是留给末日去彰显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罪 配得 神在今生的忿怒,每个罪人并非如约伯一样受苦,或比约伯更糟,这唯独是因为神的怜悯(罗马书 2:4)。救主必须为我们的罪死,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 6:23),但他所经历的导向死亡的苦难,也是承担我们罪的后果的一个核心部分。因此,圣经将基督的受苦与死亡连接起来,作为救赎之工的两个核心方面。“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彼得前书 3:18)。基督一再地说祂“必须受许多的苦”(马太福音 16:21;马可福音 9:12;路加福音 17:25),并且基督受苦是 必要的(路加福音 24:46)。基督的受苦因此是使徒传讲福音时的一个中心点:“但神曾借众先知的口,预言基督将要受害,就这样应验了”(使徒行传3:18;参阅使徒行传 1:3;17:3;26:23)。基督在肉身经历的痛苦的受难是祂承担百姓罪的后果的必要部分,约伯记正是对基督工作的这个方面的一幅荣耀而预言式的见证。约伯作为基督的预表,经历了每个罪人配得的苦难,以及基督最终要为我们所承担的苦难。
明白基督为我们的罪受苦的神学教义是一回事,透过一个蒙召预尝这一苦难的古代先知诗意的痛苦将这一经历内化又是另一回事。作为基督的预表,约伯的话给了我们一个窗口,一瞥受难救主的意识世界,即使是福音书也没有给出如此个人性的、情感性的深度与视角。诸如“我的心灵消耗,我的日子灭尽,坟墓为我预备好了”这样的话(约伯记17:1),是对基督承担我们罪的后果时的思想意念一种令人心碎的折射。预表以经历为媒介,完美地彰显了救主感受到的思想与灵魂的痛苦。预表比第三人称的叙事更加真切、更有激情、也更加个人。更重要的是,约伯的思想与言语所体现的,是经历到被神离弃时的属灵痛苦,而这在耶稣令人难忘的呼喊中到达顶峰:“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约伯记至高无上的目的是让神的百姓对救主为我们的缘故经受的非常个人、非常人性的痛苦,获得一种客观的感知。约伯记应当与福音书放在一起来读,作为一扇开往我们的主的心灵世界的窗口,祂爱我们到了代替我们受苦的地步。这卷书应当使我们充满不止息的赞美,永远使基督为之受苦的人眼中饱含感恩的热泪。
正如约伯最终的升高所预表的,基督的受苦也导向了“后来得荣耀”(彼得前书1:11),也就是祂的复活、升天以及坐在神的右手边。在这一苦难导向荣耀的经历中,我们也如约伯一样藉着信心连于基督。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在这一生中参与了祂的苦难,但只是作为应许给我们的荣耀的前奏。保罗说我们藉着信心成为神的后嗣,与基督同做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马书 8:17)。彼得说:“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得前书 4:13)。透过信心与基督联合,信徒也可以指望经历到受苦导向荣耀的这一“轨迹”的某些情形,这是基督的道路,祂的学生不能高过主人。我们可能经历的艰难永远不能与基督相提并论,甚至与约伯,但一旦我们属于基督,我们就永远不会在基督之外受苦。我们参与基督的苦难,是见证我们在基督里。读了约伯记,我们应当总是感恩相比之下我们的苦难如此之小,但我们有极大的确据,我们经历的任何苦难都不过是神在基督里应许我们的永恒荣耀的简短前奏:“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 8:18)。约伯的故事可以大大地向我们保证这是真实的,对于信徒而言,每个苦难里面都有荣耀的种子,每个试炼都在我们心中见证我们与基督联合。在信心的生活中,不存在毫无意义的受苦。约伯的经历,以及终极意义上基督的经历,教导我们,透过忍耐神指定给我们的苦难,神所赐的荣耀既得着肯定、又得以完全。“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 4:17)。我们的苦难是 为我们好,而不是与我们作对。
我们可以推测,在许多意义上,约伯受苦之后“变了一个人”。我们可以想象约伯从此对世间受苦之人具有怎样的同情,他所预表的那一位诚然如此。圣经告诉我们,因为基督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受苦,因此当我们在祂里面受苦或被试探,祂可以理解我们、怜悯我们。“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 4:15)。我们救主的同情来自于祂自己的受苦经历,因此这是完全个人化的同情。约伯经历了“苦味安慰者”的笨拙努力,他们讲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但基督对祂百姓的怜悯恰恰相反,祂经历了人类苦难与泪水的极致,可以真实地同理我们的软弱,在我们人生中精确提供我们所需的恩典与安慰。圣经告诉我们,我们在基督里的安慰总是与我们的需要相匹配:“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哥林多后书 1:5)。约伯记是一个预言见证,见证了使我们的大祭司具有无尽怜悯的苦难的深度。
最后,我们要转向新约中对约伯的唯一一次提及,那里他被列为我们信心与忍耐的榜样:
“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做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雅各书 5:10-11)。
值得注意的是,雅各将我们指向所有先知,然后唯独圈出了约伯的名字。约伯不仅被列在先知之中,而且论到忍耐与受苦的榜样,他还是先知中最大的典范。因此,尽管约伯没有出现在希伯来书 11 章的“信心名人堂”中,他却是雅各书 5 章“忍耐名人堂”的唯一上榜者。
如果约伯是忍耐与受苦的榜样,那么这一定是因为他彰显了基督完美的忍耐。使徒为信徒的代祷是主将引导我们的心“爱神,并学基督的忍耐”(帖撒罗尼迦后书 3:5)。我们参与基督的受苦,我们也蒙召参与祂的忍耐。我们当结出这个圣灵的果实,约伯的榜样将永远是我们的提醒。
尽管约伯在对话中的一些强烈呼告有时似乎显得不那么忍耐,但我们要注意(如同在诗篇一样)我们的祷告中可以包含诚实坦率的表达。如果约伯对他的痛苦、恐惧和沮丧连基本的诚实都没有,他就什么也不是。这并不会减轻他所知道的真理:神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称颂的(约伯记 1:21),并且人应当忍耐着从神手中受祸(约伯记 2:10)。苦难也许会在我们没有防备的时候试探我们质疑神,但我们总是可以回到一个客观真理并找到安息,这个真理在圣经各处都有教导,尤其被雅各引用为约伯记的最高功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
也许约伯的忍耐更好地体现在他的信靠中,即使他无法明白自己为什么饱受苦难,但约伯对神的信靠没有停止。他决意信靠主以及主的作为,甚至至死不休:“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约伯记 13:15)【译注:或译为“即使祂杀我,我仍要信靠祂”】。约伯不能明白苦难背后的目的,但他知道目的诚然存在。也许他无法看到他预言经历的完整维度,但他知道他的痛苦不是毫无意义的。他决心信靠神良善的目的,哪怕是难以理解的。
从新约的有利视角去看,我们蒙福地得知我们的试炼与挣扎背后的目的,它们是为要使我们的信心生出忍耐的果子,使徒说:“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马书 5:3-4)。雅各同样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各书 1:2-4)。保罗的“欢欢喜喜”与雅各的“喜乐”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刻常常很难理解,但它们皆是从信靠开始——顽强的、百折不挠的信靠,信任主使用我们的试炼使我们的信心更加成熟。记住,即使是我们的救主自己也是“因受苦难得以完全”(希伯来书 2:10)。对我们来说,我们必须在遇到的任何试炼中追求信心与忍耐的长进,信任这一定是神的目的。
雅各与保罗都提到忍耐或恒忍是患难的果子,但困境经常在我们里面生出 不忍耐,我们祷告盼望苦难快点结束,不让忍耐“完全”。没有人希望过一个苦难的一生,但苦难的时间是有目的的。所有事情中,忍耐也不能快速学成,信心的恒忍不能被列在我们的计划表上。承认这一点,也许是我们 接受 灾祸的一部分(约伯记 2:10)。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祷告神移动天地,将我们的苦难快速终结。但我们必须记住保罗的黄金链:患难、忍耐、老练、盼望,这是一个过程,每个元素都引起下一个,不存在捷径。
约伯记提醒我们,我们对神在我们生命中作为的全景所知甚少,以及为何唯有信靠可以填补我们视野的缺失。约伯记的前言让我们有幸一瞥约伯苦难的源头与目的,但约伯和他的朋友却在黑暗中挣扎。当他们胆敢解释自己不知道的事时,他们就受损于错误解读神的作为的有害后果。德里克·柯德纳(Derek Kidner)说的很好,约伯记显示了“我们在任何处境中看到的是多么微小的碎片,而我们能看到的又因我们的偏见受到多少忽视与扭曲,以及试图根据我们对真理浅显的理解做出推断是何等不明智”。我们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背后皆有计划与目的,但如约伯一样,我们并不能在开头就一瞥蓝图。在那荣耀的一日,我们将要一目了然地回首,看见神在我们人生故事的每个转折里的良善与智慧,但直到那日,我们的任务就是忍耐并顽固地信靠,相信“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马书 8:28)。
约伯记意在大大激发我们对于受苦救主的信心、爱与感恩,我们必须将约伯记的故事视为“激情而深刻地讲耶稣,约伯在无可指摘上预表耶稣,他在不配得的苦难中的恒忍也预表耶稣”。3 因此,这是一卷为要在我们受苦的时候在我们里面生发“基督的忍耐”的书(帖撒罗尼迦后书 3:5)。我们像约伯一样,蒙召返照我们受苦救主的忍耐。神再也不会往世界差遣基督的预表,影子已经让步于实际。然而,在一种非常真实的意义上,我们蒙召在我们的人生中彰显耶稣基督,这是透过在忍耐中信靠天父的旨意。使约伯如此特别的预表如今成了我们在基督里的普遍呼召,如果我们以基督的忍耐承受任何苦难,那么相信祂的应许,我们的苦难必定通往荣耀,我们会与约伯一起列于那些因忍耐被算为有福的人中(雅各书 5:11)。